小说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小说库 > 我刷的视频通古代 > 第34章改造儒家,然后独尊儒术

第34章改造儒家,然后独尊儒术

    弹幕评论飞出:
    “百家争鸣,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爆发!”
    “那可是一个思想大碰撞的时代,想想就令人激动。”
    春秋战国位面。
    诸子百家的众人看着高空巨幕,心里震惊无比。
    他们没想到,他们的思想,他们之间的辩论等等,能一直流传到数千年以后。
    他们更没想到,后世之人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此推崇。
    “百家争鸣吗?”
    “此说法倒也不错。”
    【经过各国的不断试错之后,到了战国后期,儒、道、墨、法四大显学,逐渐进入了决赛圈。】
    【最终,推行法家思想最成功的秦国统一天下,建立大秦王朝,并采用郡县制,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中,治理疆域上限的难题。】
    【紧接着,大秦王朝统一文字、统一货币、统一度量衡,建立了华夏历史上首个,****帝国。】
    【在我们看来,秦始皇这叫一统。】
    【但对那些动辄千年的诸侯国来说,秦制就是覆灭他们国家的凶手,因此才出现了项羽灭秦后又承袭分封,结果不到四年就草草退场。】
    【之后的刘邦认为,分封制的问题在于诸侯王的身份,所以才清洗异姓王,将封地分给了自己的后代,结果汉景帝时期,又出现了一场,诸侯国叛乱的七国之乱,导致刘姓子孙互相残杀。】
    弹幕评论飞出:
    “虽说汉继秦制,但实际上,刘邦有自己的微创新,他搞了一个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制度。”
    “没错,他对同姓王搞局部分封,然后在中央所辖的中心地区,和重要地区搞郡县制。”
    “他想得挺好,不过实际效果嘛,七国之乱就是例子。”
    “没办法,生坏利刃杀心自起,诸侯国有实力了,当然会觊觎皇位,这就是分封制的根本性问题。”
    “虽然但是,刘邦的布置,在吕氏一族企图阴谋夺权的时候,是起了作用的,要不是刘氏诸侯王,联合朝中的功臣,共同镇压吕氏一族,保不齐刘家江山就改姓吕了。”
    大汉高祖位面。
    汉高祖刘邦看着高空巨幕,心中震惊极了。
    不过,这份震惊,不是源于吕氏一族造反的事,而是来自于诸侯王造反的七国之乱。
    说实话,对于吕氏一族造反,他并没有太大的意外。
    虽然吕家是他的重要合作伙伴,吕雉甚至还是他的结发妻子。
    但,他与吕家的关系并不和睦。
    吕家认为他们为大汉建立付出太多,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利益回报。
    而他觉得吕家太过贪心,对皇权不知敬畏。
    所以,他一直都在防着吕家。
    “真是自取灭亡!”
    刘邦看到吕家造反被镇压,嗤笑一声。
    接着,他开始思考七国之乱的事。
    原本他以为大秦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秦始皇没有分封自己儿子做诸侯王,而是将他们全部留在咸阳。
    这样带来了两个不利后果。
    其一、胡亥算位的时候,这些人被轻松一网打尽,毫无反抗之力。
    其二、没有诸侯王镇压四方,当天下人反秦时,中央朝廷得不得支援。
    基于上述考虑,他才选择分封自己的儿子及兄弟到各地为王。
    这样一来,如果大汉中央朝廷遇到危机,血缘关系的同姓诸侯王会起兵,来维护大汉的统治。
    可未曾想到,这些诸侯王日后却成为了祸乱之源。
    显然,他的原本构想,是存在很大问题的。
    刘邦坐在龙椅上,陷入沉思之中。
    【以上就是先秦到汉初的路线争斗,和儒家没有太大关系。】
    【而儒家什么时候登场的呢?】
    【在刘邦打下江山后,曾根据二十级军功爵制度赏赐手下,最高的列侯,低的叫公士。】
    【公士至少也能分到2500平宅地,以及1500亩田地。】
    【这些分到土地的人,就是封建王朝的首批士族门阀。】
    【他们大量的兼并土地,躲避税收,致使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,国库日渐空虚,国力大幅衰退。】
    【尤其到了汉武帝时期,外有匈奴的侵扰,内有诸侯的隐患,整个帝国已经外强中干。】
    【所以,董仲舒才提出了“限田制”,目的就是为遏制士族的发展。】
    【可不管是对抗士族,还是讨伐匈奴,清理诸侯,首先都要保证皇帝手中有绝对的权力。】
    【可只有提倡“集权制”的法家,才能帮皇帝解决实际问题。】
    【但是汉朝建立的初衷,就是消灭推崇法家的大秦,它们之间有不可共存的关系。】
    【那怎么办呢?】
    【改造儒家,然后独尊儒术!】
    【董仲舒改造儒家有三个重点。】
    【第一个是,大一统,出自儒家的《公羊春秋》,为“外儒内法”的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。】
    【第二个是,天人感应、君权天授,出自阴阳家的思想,这就通过神话皇权的方式,证明了帝王统治的合法性。】
    【第三个是,三纲五常,制定了一套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父为妻纲的等级秩序。】
    【除此以外,董仲舒还吸收了道家、墨家、法家等各派的一部分思想,比如吸取道家对“有”,“无”的认识,论证了君臣之间的体用关系,又比如主张建立完善的律法等。】
    【此时,董仲舒的儒家,就已经完全偏离了先秦儒家的思想。】
    弹幕评论飞出:
    “好家伙,属于是究极缝合怪了。”
    “所以,罢黜百家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,应该是融合百家才对。”
    “低情商:缝合怪;高情商:集大成者。”
    “虽然是缝合,但能自己建立一套逻辑自洽的体系,把这些说法都融合在一起,这也很厉害的。”
    “有一说一,三纲五常这套东西禁锢思想,对华夏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。”
    “虽然但是,三纲之说是韩非子提出的,他说“臣事君,子事父,妻事夫,三者顺则天下治,三者逆则天下乱”,而五常之说,都不是董仲舒原创的。”
    “董仲舒把这些思想都魔改了,变成了君权至上,要绝对服从君权的理论。”
    “那倒也不是,董仲舒还是留了一个“天人感应”的口子,用这套说法来约束皇权。”
    www.bisaqu.cc。m.bisaqu.cc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至强龙尊 九星霸体诀 直播间卖鱼竿,轰动军工界! 天剑神帝 葬仙棺 重生60:分家后带着老婆大鱼大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