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小说库 > 我刷的视频通古代 > 第87章堪称豪华的考官阵容

第87章堪称豪华的考官阵容

    李世民皱了皱眉,心中思索起来。
    他觉得首当其冲的是人口总数,大唐此时的人口总数在2800万左右,远低于宋朝的5000多万。
    其次,宋朝的科举制度更为完善。
    李世民的这一番总结,是有道理的。
    但还有一点,是李世民不知道的,那就是宋朝重文抑武,并且进行了“科举扩招”,这就极大刺激了宋朝人的科举热情。
    大宋仁宗位面。
    宋仁宗等人同样处于震惊之中。
    “后世华夏选拔官员的公务员考试,每年竟然有几百万人参加!!”
    这个数字,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之外。
    与此同时,他们还很好奇一个问题,那便是几百万人参加的考试,录取率是多少
    【其次,这一届的科举堪称豪华的考官阵容。】
    【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,唐宋八大家之一,官至宰相。】
    【阅卷官是宋诗“开山之祖”梅尧臣,他还是《新唐书》的编撰者之一。】
    【副考官王理和韩绛,二人日后也都是官至宰相。】
    看到这份名单,北宋仁宗位面之后的诸多朝代位面,许多古人点头赞同后世之人的观点。
    这几位,的确都是在华夏历史上鼎鼎有名之人。
    【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原因。】
    【那就是这一届科举考试,出的顶尖人才太多了。】
    【当年这一场科举考试,全国士子40万人,从当年正月初六开始,到三月初五结束,各科共录取899人。】
    【其中,进士388人,进士的录取率不到千分之一。】
    【最终放榜,一甲三名为,状元章衡,榜眼窦卞,探花罗恺。】
    【是不是都不认识?】
    【没关系,这一届的超级巨星,不是他们。】
    弹幕飞出:
    “能在几十万考生中成为前三名,他们其实也很厉害的。”
    “并不是他们不优秀,只是这一届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。”
    大明洪武位面。
    朱元璋想了想,开口对朱标说道:“这个状元章衡,虽然名声不显,但其实文武双全,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。”
    “爹你所言极是。”朱标点头赞叹朱元璋的观点。
    因为,他在史书中也看到过章衡此人的生平经历。
    此人因为不擅长诗词歌赋,所以在宋朝显得平平无奇,但在政务处理上,此人的能极强。
    不但为官期间,政绩斐然,而且还重视大局,目光长远。
    就拿苏轼在杭州时修筑的那一条苏堤为例,其实不是苏轼主动要修的。
    而是章衡写信告诉苏轼修筑河堤的重要性,苏轼才开始让人修筑。
    并且在修筑的过程中,章衡还为苏轼提供了不少人力与物力的帮助。
    除此以外,此人身为读书人,还拥有一身不俗的武力,在宋朝读书人中,极为少见。
    比如在出使辽国期间,辽国皇帝因为章衡是文人而轻视他。
    于是在酒宴之上提出,要让章衡射箭助兴,想以此来羞辱章衡。
    对此,章衡毫不示弱,连连射中靶心,让辽国上下为之佩服。
    【接下来,来看看这场科举的其余中举之人。】
    【这一届科举之所以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,主要也是因为这些大咖。】
    【这些人有: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、苏辙、曾巩;宋明理学的引路人张载、程颢、程颐;后来当了宰相的有九个,分别是:王韶、郑雍、梁焘、吕惠卿、苏辙、林希、曾布、张璪、张犉。】
    【不仅如此,经后人总结,这一届中举的人之中,《宋史》有传的共有24人。】
    弹幕飞出:
    “好家伙,这还真是星光璀璨啊,都是在史书上有名有姓的大佬,就是吕惠卿是个奸佞小人。”
    “这一届确实是厉害,文豪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名将等全都凑齐了。”
    “嘶!这莫非就是大宋黄金一代?”
    “其实,苏轼他爹本来也要参加的,只不过走别的路子被提前录取了,等于唐宋八大家来了四个。”
    “这群人里面,最神奇的还得是王韶,他觉得同期这群大文学家、大哲学家太强,就弃文从武,率兵收复西北六州,拓边二千余里,对西夏形成了战略压制,弯道超车成为同届之中,第一个当宰相的。”
    “这就叫扬长避短,完全没毛病。”
    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看着高空巨幕,震惊无比。
    他们真没想到,宋朝的这一届科举,居然会涌现出这么多的杰出人才。
    哪怕是大宋仁宗位面之前诸多朝代的古人们,虽然不知道这些人的具体事迹,但只看这些人的名号,以及后世之人对这些人的认可,便知道这些人肯定都是非凡之人。
    并且,能在史书中单独列传的人,不管好的坏的,必定是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。
    而宋朝这一届科举出了24个这样的人,足可见这届科举的含金量。
    另一边,在大宋仁宗位面之后的诸多朝代。
    很多古人对于巨幕中名单上这些人的事迹,尽管都有所了解,但还真没注意到,他们都是同一届中举的考生。
    如此得知这一信息,自然也是震惊无比。
    总之,看到这一届科举的人才含金量之后,许多古人也理解了,为什么后世之人,会将其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。
    【不得不说,这次考试,基本上把通过省试的才子一网打尽,来了个人才大丰收。】
    【这样一套豪华的上榜阵容,纵览古今,也当得上是千古之最,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】
    【一场科举一举网络了大宋王朝未来几十年用得上的人才,被后世推为千年第一科举榜,的确是实至名归!】
    看完视频最后的结语,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对其观点很是赞同。
    宋朝仁宗年间的这一届科举,放在整个华夏古代的上千年科举史上,的确是独领风骚。
    高空巨幕中,视频刷新,一个新的视频出现。
    【为什么只有华夏古代,才会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?】
    历朝历代众多古人心中刚涌现出疑问,高空巨幕中这一行大字便已经消失。
    紧接着,视频前言开始播放。
    于是,古人们暂时压下了自己的疑问,继续看向高空巨幕。
    www.bisaqu.cc。m.bisaqu.cc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至强龙尊 九星霸体诀 直播间卖鱼竿,轰动军工界! 天剑神帝 葬仙棺 重生60:分家后带着老婆大鱼大肉